《周易》也称《易经》,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,对我国的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。
小编下面为大家介绍《易经》的八大警示名句,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!
1.大喜易失言
言多必失,特别是在高兴的时候,其实那时的心态是善而良性的,因为希望倾诉,所以不吐不快;因为希望分享,所以广而告之。但是,心可以亢奋,话仍要沉稳。因为,说出去的话,再也不能收回。
古人说,“乐不可极”,人极度兴奋的时候,心里的防线就没有了,往往口无遮拦,说一些伤害别人或者很不合适的话,追悔莫及。
2.大怒易失礼
怒,当然也有很多种。《诗经》上说,“君子如怒,乱庶遄沮。”君子如果愤怒,祸患差不多就快要止住了。《孟子》云,“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”。在面对大是大非的时候,愤怒是必须的。
但如果是在生活中,面对我们的家人朋友,普通人,怒气不仅损害人与人之间的感情,对生气人的健康也是极大损伤。人发怒的时候,常常忘了限度,做出失礼且让自己后悔的事情。因此,在生活中,我们要学会不生气的智慧。
3.大惊易失态
如同曹刘论天下英雄刘备惊掉了筷子一样,刘备尚且如此,常人要做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很难。如何面对大惊而不失态?我的理解就是让心时刻保持安住。
老子说,宠辱不惊;苏洵说,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;王阳明说,此心不动。这都是要告诉我们,要修一颗安定、安稳的心,坦然、淡然面对生活中的荣辱、得失和变故。
4.大哀易失颜
这里的颜,我想不光是指颜容、仪态,更多的是指精神状态。也就是说,面对种种哀伤甚至哀痛,在宣泄过心底的苦与恸之后,需要节制,需要顺变,需要向前,别让颓废从此左右自己。
中医认为,哀伤还会损害我们的健康。“悲伤”,是由于哀伤、痛苦而产生的一种情态。表现为面色惨淡,神气不足,偶有所触及,即泪涌欲哭或悲痛欲绝。中医认为悲是忧的进一步发展,两者损害的均是肺脏(指肺气),故有“过悲则伤肺,肺伤则气消”之说。这说明悲哀太过会伤及内脏。
5.大惧易失节
恐惧或诱惑之下,意志不坚的人会失去原则与底线。此时,真正的猛士会抬头、直面,真正的勇士会坚定、坚持。
孔子认为,适度的恐惧是有助于我们做事的。但是如果恐惧太大,压垮了我们的内心,当我们面临大节的时候,很有可能就无法坚持自己的原则和立场,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,也无法解决问题。
6.大醉易失德
大醉之时,其言往往会多妄语、绮语,其行往往会多出格、差池。自己觉得是一时之为甚至完全不记得,但不排除别人会暗记于心,并以此来做出判断。所以,小酒怡情是最好的,大酒不光伤身,更易失德。
《论语》中记载孔子喝酒说,“唯酒无量,不及乱”。不及乱,就是喝酒的底线。小酒怡情是最好的,大酒不光伤身,更易失德。但有种情况我觉得不在此列,就是酒后知己的真心,因为那只限于对话的双方,对他人是无害的。
7.大话易失信
不轻诺,诺必果,一言九鼎,言出即行。拍胸脯之前,先掂量掂量自己的心量与能量。
《道德经》中说,轻诺必寡信。一个人老是随随便便许诺别人,这个人必然没有信用,因为他根本做不到那么多事。《论语》中说,子曰:“古者言之不出,耻躬之不逮也。”孔子说,古人不轻易把话说出口,是因为他们以说出来做不到为可耻!
8.大欲易失命
这跟老话讲的“人为财死,鸟为食亡”有点近似。为什么失命?因为把“欲”视为了生命的根本与全部。海纳百川,有容乃大;壁立千仞,无欲则刚。福报都是修来的,而不是争来的。
海纳百川,有容乃大;壁立千仞,无欲则刚。林则徐的这副对联引用《论语》中孔子的话,说明一个人一旦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,就会坚强、强大起来。
不过很多人觉得原始版《易经》上面都是文言文晦涩难懂,不知道从哪里下手。老哥我读的是这本原文译文对照版《易经》,书中把晦涩难懂的古文翻译成我们通俗易懂的白话文,在书中领悟到了很多古人的智慧。
我看了《易经》之后发现,里面不仅有深奥的大道理,还有很多贴近生活的人生智慧!从五行、天干、地支、太极和八卦的讲解,再到象、数、理的介绍,每一个都是能让你实际运用到职场,生意场和生活中的。
读《易经》真的可以让我们把握自己的命运!你可以结合生活中的案例,再对照易经里的64卦,一一对应。老哥我看完之后,对于很多年前在生意场上遇到的困惑也就迎刃而解!
所以,为了人生多点智慧,早点读懂《易经》,才能更好把握未来!这本原文译文版《易经》才55块钱,也就是一顿饭钱,就可以学习到古人的伟大智慧,让你受益终生!可以买来自己阅读或者送礼,都是很不错的选择。